ballbet贝博·艾弗森官网

厂长明凯:电竞江湖的修行人
栏目:ballbet贝博 发布时间:2025-08-24 09:02:00

  ballbet贝博一头蓬松利落的中短发、清爽白皙的面庞,不管是沉思还是等待,他的表情变化一直很轻微;再加上轻盈的体态、轻快的步伐,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在电竞场域经风历雨13年之久的“大佬”。

  的确,当他混迹于包括05后在内的年轻选手堆里,你难以看到他们的年龄差,甚至代际差。只有帮队员研究对手、拆解战术时,才显出他的位置感——立于中心,不再腼腆;没有说笑,一脸严肃。

  他是“厂长”明凯,英雄联盟职业联赛(LPL)001号选手,一个电竞圈无人不晓的名字,现任JDG京东电子竞技俱乐部英雄联盟分部主教练。《中国慈善家》记者见到他时,他走马上任还不到一个月。

  他刚刚过完32岁生日。即便在普遍青春的电子竞技场,这个年龄的主教练也很少见。

  明凯是英雄联盟的前辈——18岁开始接触英雄联盟,仅用半年打到国内榜单第一;不满19岁就登上职业舞台,同年作为核心主力,为WE战队斩获LPL5世界冠军;26岁退役、27岁复出,28岁彻底结束选手生涯后,历任战队监督及主教练等职务,至今仍活跃在训练和比赛一线。

  尽管名为电竞运动员,可大多数都缺乏运动。他们的武器在电脑里,座驾就是电竞椅,10个小时以上的日均操作是家常便饭。还有顶尖选手说,12个小时是训练量的及格线。英雄联盟第一人、韩国“大魔王”李相赫(Faker)每天除了两顿饭,训练时长更是要达到惊人的16小时,十二年如一日。

  脑力与体能高强度、持续性的双重输出,令他们在昼夜之间很难再有空档和精力,去做体育运动。没有人不熬夜,几乎也没有人在后半夜能忍住不点宵夜。长此以往,各种职业病就缠上了这些年轻人的身体。

  步入职业的前六年,明凯和大家一样,日常训练到凌晨3点,身体负荷极大。大概由于身体底子还不错,又没有染上抽烟的习惯,他的状态比同伴们要更稳定。

  人毕竟不是机器,长期过劳一定会出问题。明凯说,身体的变化在25岁前后显现出来。那个阶段,一天的疲惫总是比以往来得更早,凌晨1点左右他就感觉睁不开眼了。

  战绩的下滑,同时带给他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。不同于往年的收获颇丰,2018年,明凯所在战队EDG,除了联合其他三家俱乐部蝉联了亚洲对抗赛冠军,再无其他冠军进账。他知道自己的状态在走下坡路,外界也对他的竞技水准发出质疑。

  “那段时间是我最困难的时候。”为了走出低谷,明凯从重视自己的身体做起,有意识地进行有氧运动,开始健身,还捡起了儿时的爱好——打乒乓球。

  运动的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。他指着JDG俱乐部休息区的乒乓球台告诉《中国慈善家》,得空了就会挥两拍。暂离赛场的日子里,他差不多一周踢一场足球,“那两个小时的运动量是很大的。”

  明凯并不惧怕对抗性的竞技活动,不论线日,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实验学校,新落成的足球场上,一袭蓝色战袍的明凯全场飞奔,是跑动、拼抢、组织和参与攻防最积极的那个。

  “厂长还是很猛的!”当时的场上对手、电竞名宿简自豪(Uzi)对《中国慈善家》感叹道。两个人自2022年起一同成为LPL Cares公益爱心大使,常现身于英雄联盟发起的各项公益行动中。此次足球赛,缘于英雄联盟公益与腾讯成长守护平台、壹基金共同推出的2024“守护燃梦计划”,他们两个号召热心的召唤师们,为乡村学校捐赠足球场、改造跑道,助推乡村教育。

  那场比赛,明凯司职队长兼左边锋,打进两球、助攻一球,蓝队以3:1的比分获胜。领先优势扩大后,他就没有在前场继续“秀球技”,将体力和精力转移到后场防守上,一直坚持到终场哨响。

  左边锋的位置是孩子们挑剩下的,“我的球技一般般吧,组织能力还是挺好的,”明凯颇有信心,“自己毕竟当过主教练,这方面有经验。”跟电竞比赛中作为打野英雄很像的是,他个人的战术作用,也是掌控游戏节奏,引领队友走向胜利。

  不同的是,这只是一场让孩子们开心的娱乐球赛,而在平时的主教练职位上,他更自律,更不能松,想的东西必须更多更全面。自然而然,对队员的指导也更严谨,要求更严格。

  “不管做什么事情,如果我觉得自己没有做好,当天就会去反省。”明凯说,从小到大,他一贯如此。

  与Scout和Meiko当队友那段时期,为游戏里面的细节问题争论半个小时、一个小时,在明凯这里是家常便饭,甚至在2015年MSI决赛前,还和Meiko起了争执。

  “对于不抠细节的人,他可能就敷衍过去了,但对于尊重细节、很想进步的职业选手而言,我觉得这是一定得解决的。”搭档间的想法经常不一样,所以他们要讨论很久,精益求精。

  胜负欲的积累非朝夕之事,很小就有了。自从小学时发现别的孩子两三个凑在一起,都打他不过,明凯就知道了自己的天赋所在。好胜心也随之而起,并越来越大。后来有了去打职业的目标,又拿下多个冠军,那种对胜利的渴求都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  1993年,明凯生于武汉市,6岁时,父母买了台小霸王学习机,想让他打好英语基础。可花开旁枝,这台机器却让他在屏幕前体会到呼风唤雨的感觉,由此开启了各种游戏的常胜之路。

  年轻时候,他总会在周末和放学后,悄然跑到瓜堤街上,化身电竞少年。毕业后去了离家不远的一所中专,专业是父亲替他选的桥梁工程。然而他的求胜心根本不在其上,全部付给了《英雄联盟》,并决心将后者当作未来的职业。

  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。父母既不支持也不反对,因为当时对电竞一无所知。反正学业不佳,当有俱乐部邀请明凯时,爸爸还是同意让儿子去社会上历练一下。回过头来看,明凯对父母的关心充满感恩,“他们怕我被骗,跟我说如果情况不对劲,打电话来要对暗号……”

  具体内容,他有点想不起来了,但爸爸从小反复讲的一句话,他一直记着:“一件事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到最好,至少拼尽自己的全力去做。”

  逐渐地,身边有人向明凯父母要他的签名照,他们在意外之余开始感到自豪。直到2021年秋,电子竞技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,他们才完全公开支持儿子的决定。

  在此之前,即便明凯已经收入不菲、闯出了名堂,父母还只会在网络上默默关注他的比赛。只有一次,比赛恰逢他的生日,主办方把他们请到了现场给儿子助阵,还安排了蛋糕。“唯一一次,是个惊喜!”明凯说。

  成名后,他成了圈内热议的人物,知名度也扩展到圈外。本就注重个人形象的明凯,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了。竞技场上,他愈发争强好胜;场下开始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,对公共责任、公众影响变得在乎起来。

  2020年初,新冠疫情暴发,武汉封城。留在家乡期间,被支援武汉的医生打动,又看到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,他做出了捐款的行动,为救灾出一份力;还在直播间劝诫大家减少出门,注意多喝水、戴口罩。

  2021年11月,明凯在当时的俱乐部所在地上海虹桥宣誓入党,成为英雄联盟电竞运动员里第一位党员。

  训练中,他渐渐改变了和队友间的交流方式,有意进行着自我情绪管理。“以前打游戏,不爽了我会骂人。”明凯告诉《中国慈善家》,他原来的脾气并不好,当输赢体会得多了,“英雄联盟是个团队游戏,你跟他们是共同进退的,得去在乎队友的心情。”

  他说主要是自我认知变了,进入职业之前是比较自由的,“想干嘛就干嘛”,任性一点不要紧。一旦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公众人物了,就必须要做出改变。于是自律升级为自驱力,在为人处事上发挥出作用。

  京东官宣明凯加入的时间,是7月14日晚7点整。欢迎词最后一句特别提到“7时已到”——这也是粉丝们常送给他的祝福语。

  关于将ID从“Clearlove”改成“Clearlove7”的个中缘由,网络上众说纷纭,《中国慈善家》专门向明凯本人进行了求证。“2016年打世界赛,我的发挥是很不好的。我是把2017年当成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去打的,所以加了个7。”

  乐在其中的事,目标确定的事,明凯说会投入全部精力坚持下去,对那些跟他当初有着同样职业目标的青少年,希望他们也能如此。“只有这样,未来才不会后悔,不留遗憾。”

  互联网关于明凯的梗很多,在短视频平台做专业复盘时,他还会爆出金句,惹人捧腹。多年以后,他可能会淡出公众视线,当人们再提起“厂长”时,只要能给大家带去正向的东西,哪怕是搞笑,明凯觉得都很好。

  最好的,是他口中的“正能量”。它不是凭空产生的,比如在参加慈善活动时,公益对象身上的能量总会反向传导给他,改变他的某些生活态度。

  2023年12月,LPL全明星公益日上,公益爱心大使明凯在四名残障玩家朋友的帮助下,进行了一场无障碍设备公益友谊赛。全程只能用一只手操控鼠标,其他技能键都用四只脚踏代替。

  残障玩家的困难,他感受到了;他们对生命的态度、对生活的热情,他在一阵阵乐观的笑声中,也感受到了。“不管我们处在什么状态,只要想去完成一件事、热爱一件事情,会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去尝试。”

  那次触动很大,让明凯觉得自己虽然一波三折,压力很大,依然是极为幸运的。当时,他二度出任EDG电竞俱乐部主教练,感到自己在赛场内外,都有义务去传递更多的正能量,帮助有需要的人。

  “能力越大,责任就越大。何况自己还有一定的影响力。”他的心态随之而变,工作中必要的严格以外,明凯学会了关心年轻队员的生活,关注他们的心情,主动找他们聊天。他真正在内心认领了“大哥”的角色,分享经验,提供建议。现在,所有的出发点都是队伍整体去考虑,视角更宏观了。

  明凯说,自己并不喜欢提以前,成绩也好、荣耀也罢,一切都是过去式了。只有2017年10月的S7世界总决赛小组赛,战队作为1号种子,在巨大优势下被对手翻盘,令他刻骨铭心。

  无论如何,往事已矣,他现在有了新的目标:以主教练的身份,认真准备每一场比赛,带队冲击理想的成绩。

  年满32岁的明凯,对外仍然保有一颗好奇心,他依旧期待获得别人的关注。只不过,如今已经能够理性看待各种批评,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,但不再需要别人的评价和标签了。

  “慈善也不是名人或明星的专利。”他说,只要有利人之心,或是帮有需要者得到更多关注,任何人都能做。